close

  因為接受了一所中部國立大學的邀約、參與了一個計劃,必須要到那個學校去「旅行」。搭乘高鐵比較沒問題,因為會有站務人員協助;但鄉下的巴士就有很多的狀況了。這幾次來回的過程中,若是沒有人接送,真的是會狀況百出!
 
  舉例來說,這次旅程中,回程我搭的是6:41分的高鐵,那我4:00就要搭上巴士,約40分鐘就會到達高鐵。但學校的巴士並不是專車,而是鄉鎮的一般巴士,也就是說學生和當地的居民都可以搭乘。所以即使我提早了兩個小時,每一班巴士都客滿,我就是沒辦法上車。在這之前有幾位學校的老師一直問我:需不需要幫忙呀?我一直都覺得我可以自己來。所以,那一天真的所有人都回家了,只剩下我一個。不管怎麼等,每一班車都是客滿,我就是不能上車,心裡真的有點緊張。這時突然間有一個人開車過來了,是昨天問我是否需要幫助的其中一位老師,他說他正在想我一定上不了車,所以開了車過來,緊急把我送到了另一個地點去換車。另一個地點也是一樣的混亂,每個人拿到的號碼牌好像都不是正確的。我換了兩次號碼牌,第一次是38號,第二次是31號,在一團混亂和擁擠中,我最後一個上車。我坐在巴士的最後一排,是大概能坐六個人的長椅子,前面有幾個階梯,車子開到一半的時候,司機突然大喊:「有人站著嗎?」,因為這個巴士要上高速公路,不能有站票。我聽到了個位女孩,中文不太好,可能是交換學生吧,她沒有位子可以坐,但這時巴士已經離開始的站牌很遠了!難道要叫這個女孩子拖著行李下車嗎?我舉手對司機說:「我很瘦,我塞一塞,讓她跟我一起坐,可以嗎?」,司機回:「不行!」,我說:「那前面的樓梯塞一塞讓她坐,可以嗎?」,司機說:「不行!」。那個女孩子很膽怯的說她是26號,整個車子的號碼大概到58號吧?31號的我是最後一個上車的,但最何26號的人沒有位子呢?這不是非常奇怪?反正,不管我如何bargain,最後這個女孩子還是默默的下車了。
 
  這令我回想起我在冬山的時候,那時真的很天真,我想像可以用所有臺北市的便利運輸方法來解決在冬山鄉的交通問題。譬如說,臺北市隨時都可以叫到計程車,雖然我移居到那裡不熟悉,大不了就是搭計程車,沒想到,我住的冬山鄉是一個鐵路小站,即使我在那兒下車想要叫計程車,真的不一定叫得到,有時是因為時間太晚,當地人不太願意出門,或是他們也不那麼積極的願意載客。對臺北人來講也許覺得用錢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其實在這樣如曠野的鄉下不盡然如此。因為你只搭了個單程計程車,就算花了600元,司機空車回去也不划算。所以當年這對我真是一個苦難,因為幾乎都沒有辦法出門。
 
  還有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就是某次搭火車。當年雪隧還沒有通,除了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就只能搭乘火車了。當然視障者只能搭乘火車。那時我要帶著兩個孩子回去宜蘭,當時火車票非常難買,還得透過關係才買得到,但我沒有關係可用。有一次我和孩子的火車票被排在分散的三個位子,也就是我和我的兒女被分在不同的車箱。可以想見當最後我要下車時是多麼的恐怖!因為我們所在車廂離得非常的遠,三個人想同時下車還真的會找不到人。那一次差一點還沒等我找到孩子火車就開走了!還好孩子們很堅強,我們最後是用大叫的方法克服了,一起在深夜中回到家。但那段歲月終於讓我這個臺北天龍國的人體會到東部人的辛苦。若是沒有這段住在宜蘭的日子,我可能會一直以為生活本來就是很便利的,但因為幾次不便的體驗,我就會去猜想:若是颱風過境,而東部的鐵路只有一條,是不是會常在颱風時停駛,令人很多沒有辦法返鄉?因此我能更多體會到別人的生活經驗與我可能會有很多的不同。
 
  再來就是成為視障者之後,對視障者就有更多的同理心。視障者出門真的很辛苦!臺灣的紅綠燈不會說話,不像日本的紅綠燈會讀秒,要過十字路口真的好困難!這些年來對我來講比較特別的是:很多咖啡廳林立,會有一些牌子放在店門口、或有一些路霸,這些都對視障者的行走造成困難。我最無法了解的就是「導盲磚」,臺灣的導盲磚,即使我受過訓練也不會走!我常在想:這些設計者到底是如何設計的?為什麼會讓視障的人如此的不方便?以前有上過一個訓練課程,這個課程的操作,是請學員在座位上面固定看一個地方,同時想一下或思考一下現在正在對面的難題;接下來再請學員去找另一個他認為舒適的地方,就定位後再去想剛剛想的那件事情。結果,經常會有意外的解答!因為,換了位置、換了角度、換了心境,才能夠「同理」。
 

圖片來源:https://open.buffer.com/empathy/
 
  我真的很希望這些承辦視障相關公務事情的人能夠多用其它的角度來看別人的不方便。因這次搭巴士的驚險事件,讓我差點坐不上高鐵,朋友們一直問我:妳還打算繼續過去教學嗎?其實我在那個大學遇到的應該不只有交通的問題,連吃飯都有很大的困難。因為校園太大了!老師的宿舍和餐廳就像分別位於天南和地北,而且校園內人口極少,即使拿著手杖大概也得不到太大的幫助。校地幅園非常廣大,生活上非常多點滴之處都有障礙,都不知道如何解決。但很多事情就像旅行吧?最困難的部分,當你決定要出發的時候就已經解決了一半了。我想我還是會繼續去這個中部大學,因為它給我很多類似宜蘭的回憶,讓我有機會換一個心情、換一個地方、換一些風景、換一些生活經驗。也許,也可以借著這次的教學換位思考,去了解現在的年輕人和現在生活上的各種議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眼仔 的頭像
    大眼仔

    麥克華斯基

    大眼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