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蛹之生2


 
  很多人從小都有寫過關於「長大想要做什麼─我的志向」的作文,只是到底有多少人長大後的志向能夠實現呢?
 
  人因夢想而偉大,我很感謝老天爺,因為我從小就有屬於自己的夢想,甚至能夠實踐小時候的志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許一些不幸,卻造就更多的幸運。小時候由於不方便,使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讀書,讀書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一件事情,在書中我可以悠遊自在,擁有無盡想像的空間,心靈也能得到療癒,可以自由自在的學習。
 
  童年的時候住在牯領街的旁邊,當時的我非常滿足,可以跟書相合在一起,在那裡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種類的書,而童年時期住的地方,也離國語日報社很近,在國語日報社,有一個書店是我最常去造訪的,當父母很忙、或是身體比較好的時候,我總是會到國語日報社,坐在地上,一待就是好幾天。
 
  當時還有一個圖書館,是台北市的第一個圖書館,也就是現在台北市立圖書館的古亭分館,以前是唯一的總館,在靠近家裡的汀洲路上。不知道為什麼,我好像每一天都只想往圖書館跑,那時候不管是書還是林老師說故事都非常吸引我,即使暮色已漸漸籠罩,我仍然很想待在圖書館裡。
 
  書是我這一生中最大的陪伴,對我來說,我寧可跟書相處,也不太願意外出,也因此書就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即使在青春期時,有漫畫書、到海邊,或是一些很好的節目,但始終沒有影響我愛讀書的心情。
 
  哥哥們常在外面看到很好看的電視,就會敲我的門,叫我趕快出來一起看節目,甚至還會寫些紙條叫我「不要掙扎了,不要再看書了,一起出來玩吧!」可是我常常埋頭在書堆中,十分忘我,甚至眼科醫生常常看我拿書在門診間,擔心我的視力惡化,常常看到我在讀書就敲我的頭。當時的一些實習醫生其實只大我幾歲,後來也都成了我的主治醫師,他們常常提到我年幼的時候,已經眼睛不太好了,還那麼愛讀書,很擔心我視力惡化太嚴重。只是他們的擔憂,依然無法改掉我對讀書的慾望,現在想想自己也還滿任性,而且固執的。最後我甚至在高中老師的鼓勵下,念了圖書館系。
 
  小時候我就在想,跟書相處是多麼愉快,好像喜歡書的人也沒有什麼壞人,而且喜歡書的人,都文質彬彬的,因此我花了好多時間、喜歡去到各式各樣的書店和圖書館,這也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興趣。
 
  中山女高的公民老師剛好也是中山女高的圖書館館長,她在帶我上課的時候,發現了我的興趣,就叫我到圖書館去一趟,告訴我:「你知不知道大學有這個系?你可以考這個系。」因此在高中的時候,我就立志要唸圖書館系,果然真的讓我考上了,這就是為什麼我雖然是視障者,在那麼辛苦的大學環境中,依然能夠有繼續啟航跟盼望讀完的力量,因為想要在圖書館工作的意願,以及跟書相契合的想法太強烈了,即使當時的身體很不好,視力很弱,常常要就醫、點眼藥,甚至會有動手術的風險,可是我依然希望有一天能夠到圖書館去服務,能到圖書館服務讀者,想必會是我這一生中最快樂的時間,不僅能夠把書介紹給讀者,還能夠和讀者多一點的談論,是我最大的夢想,能夠將我過去所讀的風潮文庫、各種其他的文庫,或是對每一個作者的想法能夠傳達給他人,也是我認為自己最大的價值。
 
  想起來大哥在我高中的時候,當時大家都很希望我不要讀書,保留視力,但後來都熬不過我這麼愛讀書的意念,最後大哥說他要送我一本書,讓我選一本最喜歡的,可以買回家送我。以前的時候比較沒有經濟能力,大家都去圖書館借書或去書店看,那次哥哥送我的書對我意義重大,因為有了自己的書就可以畫線,而且可以珍藏。那時候我選了小野的蛹之生,不料小野後來成了非常傑出的作家。蛹之生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非常大,讓我之後的人生真的很希望像蛹一般的突破,這本書後來大暢銷,小野也成了非常知名的作家,這本書刷了好幾次版,也奠定我年輕時代重大的經歷。
 
  以前因為喜歡讀書的緣故,累積了不少的知識跟常識,但是千萬不能自以為是。可能也是因為當時喜歡讀書,讓自己能夠持續的學習,讓靈魂能夠甦醒,也讓生命能夠更新。我大部份的時候雖然眼睛很痛,卻覺得自己是非常富有的。比較令我感到痛苦的,是後來因為視力的關係沒有辦法繼續在圖書館工作,也因為視力的關係沒有辦法讀書。這件事情真的令我非常難過,而且難過很長一段時間。我實在不願意放棄這麼大的興趣,用著擴視機,用著放大鏡,甚至很多時候很近距離的看書,為的就是不想要放棄我最熱愛的事情。
 
  不過這些年來似乎越來越不能跟自己作對了,真的必須要選擇放棄。我很羡慕那些可以讀書的人,也很羡慕那些可以玩3C的人,如果我眼睛不痛,還能看的話,我真的不會花那麼多時間接觸3C,而會留下時間讀書。我覺得最痛苦的是,你很想要做的事情,你卻必須要放棄。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放棄是多難的事情,像我其實是視覺性學習的人,我常在讀第一個字的時候,就可以猜到那句話句尾的感覺。視覺性的人一旦失去視覺,就必須要用聽覺,這是非常艱難的一個改變過程。所以當我要放棄視覺,用聽覺聽書後,花了比一般人更長的一段時間。到現在我都覺得好捨不得看書這件事,不想要放棄如此獨特,也如此美好的時光。
 
  這個過程的艱難不知道要如何去形容,因為我看到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沒在看書的時候,會覺得非常可惜。像是我的孩子,現在唸大學一陣子了,到目前為止都沒看過他的課本,她的解釋是,因為現在幾乎都不用課本了,只是我感到十分惋惜,真的非常惋惜,因為在我大學時代,我們甚至會讀很多原文書。
 
  有書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有紙本、翻東西,和劃線的感覺,和電腦非常的不同。雖然我無法去了解現在的孩子如何去看待書,可是我覺得沒有書這件事情真的非常可惜。我覺得現在的孩子似乎真的不太看書,到現在為止我也常常買書給我的小孩,只是小孩覺得我落伍了,現在根本沒有人在看書。
 
  只是在經過旅行之後,我發覺只有亞洲最迷3C,我在歐洲旅遊期間,在公園或火車上,依然有許多人拿著書,那種感覺真的非常的有質感,非常溫暖。在公園裡面曬曬太陽,鋪野餐墊,這是很多歐洲人的早晨時光,在火車上你也可以看到那種寧靜的感覺。這在我的內心中,十分強烈的美好。
 
  只是,在台灣還有亞洲地區,3C文化非常盛行,遠超過歐洲,我覺得非常可惜。連現在走路都要非常小心。最近有一個名人因為在一個喜宴上喝酒,有一點酒醉,在飯店裡摔跌而過世了,真的覺得好可惜,一個紅頂商人就這樣子在壯年時失去他的生命,而且他的母親還活著,但是他們兩兄弟都過世了。我在看這則新聞的時候,第一個是感覺到連一般的明眼人都會發生這麼大的意外,生命真的很無常;第二個是如果拿著手機的年輕人看到這個新聞,以後走路是不是能夠專注在走路或生活中,而不是一直拿著手機過馬路或走樓梯。
 
  我真的很希望台灣能夠培養青少年能夠閱讀好書的習慣,像名人傳記、讀者文摘、各種雜誌如天下、親子、未來少年等,這些都是可以增廣見聞、豐富生活的內容,也充實了精神領域;或者是帶著孩子多參加博物館、美術館,多聆聽音樂會,我覺得這些都能夠提供很多樂趣和心靈的享受。就像以前有一個古諺提到「知識是頭上的花環,財富是頸上的枷鎖」。不過,我這些論調,可能在現在這種富裕病的症候群、或是科技發達的狀況下,是非常狹隘的。
 
  現在的人過度的依賴網路,可能早就不需要書籍這件事情了。不過我覺得不論是科技還是書籍,人跟人的相處都是要當下的心靈交會。科技來自人性,無論再怎麼樣先進,依然沒有辦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現在普遍的思維現象是,只要把一些關鍵字打進去,現在的AI都很厲害,可以把好多的資料都蓃集的很清楚,不管什麼東西都可以查得非常精細。因此,人依賴網路的機會就越來越多,漸漸地看慣這種聲光刺激,就越來越難靜下心來閱讀。
 
  我也覺得學校讓學生們過度地仰賴電腦,透過網路來查詢資料,是一件可惜的事情。我要強調的是,哪怕看不見,我還是很想要看書,放棄看書這件事情,看似很容易,其實一點都不容易。想想看,如果你有一個很喜歡、而且無法放棄的事情,卻被迫要放棄,那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在這整個過程中,我覺得很像蛹之生所講的:一個蛹,丑陋的那個蛹,一個小小的蛹,它要怎麼樣才能慢慢地成長,然後可以變成蝴蝶?我在失去視力的過程中,也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我知道很多事情有失必有得,了解失去並不是完全的悲傷,因為也許會有另外一種東西在未來也是種考驗跟祝福。雖然嘴上這樣講,但是這段放棄的路,我足足花了比別人多好多倍的時間。不過,不管這個路多遙遠,我還是很感謝過去曾經能夠那麼用心,那麼不灰心不喪志地繼續讀書。
 
  在過去的那段時間,在書中可以讀到一些尊敬的人物,可以了解很多人並非少年得志、一路順遂,他們在人生的道路,反而歷經了很多的磨難和挑戰。沒有人是無風無浪,安逸地在溫床上渡過,那使人鬆懈怠惰,失去前進的動力;反而很多時候,大環境都不盡如人意,才能因此開拓更積極樂觀的心來面對,活出真我的風釆,就像蛹之生的內容一樣。
 
  我也很努力地接納自己的狀況。放棄了最喜歡的圖書館的工作後,我知道日後沒辦法再堅持小時候的志向,但是我知道上帝會為我開另一扇窗,或許在未來會把最遠的路變成最近的路。即使我們看不見光,但那並不代表光就不存在;即使光被遮住,但當黑夜很深,伸手看不到五指的時候,我們仰望星空,卻會發現星空無比的燦爛。你可以發現黑暗中總是有一些光線可以引你出黑暗入光明,所以不管人生中發生什麼事情,不要害怕路途遙遠。我們走過的每一步路,所費的每一份辛苦都是未來人生的滋養,也會累積人生獨一無二的軟實力。下次在生出歧路的時候,不要只看到最近的路,勇敢踏上最遠的旅程,也許它能讓你更快的抵達終點,擁抱成功。
 
  我雖然沒有機會再跟圖書館有任何的關係,但因為這世界上已經有太少的人,可以在他很小的時候立定志願,並且長大後達成,而我已經達成過了,已經能夠義無反顧地朝著標杆直奔過了,也曾經意志堅定,目標清楚地度過,最後終於實現自我。
 
  在這條實現志向的道路上,我覺得自己已經努力過,沒有抄捷徑,也沒有更快速的方法,儘管路途上許多的泥濘、很多的固執,但終究達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跟想要成就的事情。我想這樣就足夠了。就像蛹之生這本書所說的:毛毛蟲必須忍耐那個丑陋、被人討厭、厭棄的階段,才能破蛹而出、羽化成蝶,如果不能等待它自己破蛹而出,而是以人為的方式把蛹剪開,自以為的助力反而會成為阻力,蝴蝶如果失去那等候醞釀的過程,牠離開蛹之後,不久便會死去。很多自然界告訴我們這些真理,所以人生不要怕走遠、或是比較顛簸的路。堅持理想是件美好的事情,不論是先苦後甘還是先甘後苦,若能夠在漫長的路上,完成自己的心願,即使不是一帆風順,但在這段旅途中,都會令人耐人尋味、餘韻無窮,人生若能如此,已足矣。
 
  一個人童年立志要做的事情,無論在求學過程中遇過多少艱難,堅持到底、達成夢想,最終卻因健康因素,而沒有辦法繼續留在夢想的崗位上,曾經這使我非常地放不下,也許發生了一些變數,很多的能力已失去,無法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只要有心、有毅力,我想依然能夠開創出一個不一樣地世界。
 
  期待如邱吉爾在2次大戰結束時所說的:
  
 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感謝人生的變數,教導我可以完成更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創意人生。但願每個人的兒時志向都能夠達成;也希望這個世界有更多的人堅持到底,達成自己的夢想。就像蛹之生一樣,不論再怎麼困難,都能夠努力地破繭而出。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眼仔 的頭像
    大眼仔

    麥克華斯基

    大眼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